e等公務園

兩公約健康權課程:人權搜查客Ⅱ

課程代碼:PMOJ112100039
課程類別:人權教育 503
測驗題數:10題

是非題

Q1:2022年5月舉辦兩公約第三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,國際審查委員共提出92點結論性意見與建議,該意見與建議係對我國兩公約落實推動之情形所提出之觀察。
答案:

Q2: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》第18號一般性意見,除提及公約第6條規定的工作必須是體面的工作外,也包括尊重工作者在從事就業時的身體和心理健康。
答案:

Q3:請問下列敘述是否正確?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》、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》合稱為兩公約,我國藉由制定《兩公約施行法》將國際公約內國法化,因此即便我國非聯合國會員國,兩公約在我國仍具法效力。
答案:

Q4:2022年5月5日提出之國家人權行動計畫,針對兒少自殺防治與提升心理健康提出相對應的措施,包括加強宣導1925安心專線、導入校園及社區心理健康資源等等。
答案:

Q5:解離性身分疾患(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,DID)又稱思覺失調症,其屬遺傳性疾病,與重大壓力毫無關聯。
答案:

Q6:電影《藍色恐懼》講述偶像女子團體成員未麻從歌手轉為演員,因遭遇了一連串事件而逐漸陷入混亂,彷彿出現了「另一個自己」。片中夢境、現實虛實交錯,也隱含了精神健康的議題。
答案:

Q7:每個人對於壓力的承受度都不同,除存在先天性的差異外,隨著壓力發生的時間段、年齡層、形式等也會隨之有差異。
答案:

Q8:一個人的心智和心理健康的發展,與環境互動、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有非常大的影響,請問下列敘述是否正確?「家庭」是人來到世界上最先接觸的環境,人格如果還沒有到穩定的階段,越負面的經驗會越難消化,通常人格會隨著年紀而越趨成熟。
答案:

Q9: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》第6條及第7條提及對工作權的保障,確認人人有工作之權利,但公約並未明定人人有權享受公平與良好之工作條件。
答案:

Q10:1948年所通過之世界人權宣言,提及人人有權享受其康樂所需之生活程度,舉凡衣、食、住、醫藥及必要之社會服務均包括在內,而在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》亦提出人人享有身體與精神健康的權利。
答案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